矿物油5000,半合成7500换,全合成10000,这句顺口溜几乎每个车主都懂。
但实际生活中,很多车主用车大几百元一桶的全合成润滑油,却一年都跑不到几千公里。于是就许多车主就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花钱买了那么好的全合成润滑油,每天通勤来回也就10来公里,一年下来根本跑不满5000公里,那保养周期还是按一年来保养么?不能延后么?
而这个理论的依据也非常简单,市面上很多车主手册给车主的保养建议都是1万公里或1年,如果单看公里数的话,完全可以2年后车辆累计达到10000公里之后再一起更换呢?机油除了看里程之外,有没有所谓的保质期的说法?
今天泰哥就来和老爷们聊聊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机油最长可以用多久。
机油也有使用保质期
最长极限可以做到2年
首先来回答一个机油除了看里程之外,有没有所谓的保质期的说法?
润滑油的确有保质期一说,按照行业普遍认知:未开封的润滑油保质期为4-5年,而开了封或者使用中的润滑油保质期为1年。(极限寿命为2年)
而我们发动机内的机油即便不用的话,按照常规的保养周期规范,也要根据12个月的标准养护周期作为依据进行换油养护作业。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机油本身的氧化情况,而氧化失效的物质就是我们润滑油里面的添加剂。
大家都知道,一瓶润滑油里面的主要化学物质其实就两种:基础油+添加剂。
在一整瓶机油内其基础油的成分就占到了65—70%左右,其他全是添加剂。这就好比喝咖啡一样。给你一包咖啡添加剂冲泡,虽然会有咖啡味但其实还是水,而这个水就是基础油了。
而不同级别的基础油它的氧化安定性也各不一致,如果我们从弱到强排序,结果是这样的~
酯类基础油<一类二类矿物油<三类加氢异构矿物油<四类PAO基础油
而其中4类基础油,其聚α烯烃,俗称PAO基础油它的各项化学指标异常稳定,它具有超高粘度值、超强高温抗氧化、超优秀的倾点表现……唯一的缺点是本身不具有润滑性能,必须配合3类基础油或者5类油混合使用。(市面上也买不到纯pao润滑油)
2018年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车用发动机润滑油使用寿命评估技术研究》中就对机油静置后的性能做了相应实验。结果表明6 个月静置试验,模拟车辆静止条件下润滑油发生氧化,生成含羟基的氧化产物使机油酸度增加添加剂失效氧化。
静置试验后做行车实验,测定下来最长为538天粘度仍然满足标准,至于其他的润滑油总酸值、起始氧化温度及成分变化在铸铁及铝合金材料在静置条件变化都较小。完全没有达到国标GB/T 8028-2010 中规定的 100°C 运动粘度变化率达到±20%即需换油的指标。
也就是说,权威的研究院校给出的结论是,机油开封了哪怕不用,极限寿命的确可以做到2年左右。
即便是开封不用
存放不当或者进水也是报废
前面说完开封后的机油最多可以放两年
那是不是意味着2年后,不管机油什么样子都可以用呢?
答案也并不是绝对性的!
在部分高湿度地区,机油中的乳化剂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加速机油氧化变质的过程,正常机油含水量在0.03%以下,当含水量超过0.1%时,机油内的乳化剂和清净剂与水发生反应出现絮状或者乳状半固体。这时候哪怕机油只是放了一个月,这瓶机油已经报废了!
这时候就要所以说开封后的机油怎么保存了!总结下来其实也就两点:
密封、避光
用塑料食品袋覆盖瓶口上,最后拧上盖子密封。避光的主要原因在于机油开封后就会有水汽进入,而一旦受到阳光直射。机油温度增加也会加速机油变质,所以一般除烧机油车。一般机油还是放家内床底储藏较好(滑稽)。
而如果机油在发动机内该怎么保证是否已经氧化报废呢?很遗憾的告诉各位车主老爷们,没有任何简单浅显的手段可以测定,最保险的办法就是换掉这一箱机油。
毕竟在汽车常规保养中,规定是每5000公里(此里程视机油不同而定)或者6个月需要对车辆发动机油进行一次更换。如果说车辆实在是使用频次很低的话,一般一年一换也已经是极限了。因为机油到2年之后几乎都已经要变质,彻底失去保护能力了。
所以即便每年跑不到5000公里,也是需要保养的。
但未必需要常规操作,换个思路,也许更省钱!
车跑得虽然少但机油的换油保养周期可不能想当然的跟着做加减法。特别是眼下这个涡轮增压发动机满地跑的年代,增压部件开始工作时,发动机扭矩大大增加,此时发动机曲轴上、气缸壁上的机油膜要承受着比低转速时高出数倍的剪切力。所以对机油的性能就更为敏感。
其实对于使用频次少的车辆,可以适当降低润滑油等级,比如使用全合成机油的车主,如果觉得按照时间来换油太浪费的话,完全可以考虑使用半合成机油来降低机油方面的成本投入,一来机油可以相对更便宜,二来换油周期相对也更匹配用车情况。
虽说2年换一趟机油做一次保养实验和理论上的确可行,但老爷们敢拿自己的车实验一下么?